名菜宮保雞,由于歷史悠久、風味獨特,為中外各界人士所頌,被譽為黔菜藝術中的一枝奇葩。 宮保雞流傳已有100多年歷史,它的創始人丁寶楨為貴州平遠(今織金縣)人。丁富于創...
原料:山藥150克,鮮蠶豆仁150克,白糖300克,豬油100克,豬肥膘肉100克。調料:蜜瓜片、桔餅、核桃仁、紅棗櫻桃、水芡粉等適量。刀工成型:山藥削皮洗凈上籠蒸 、鮮蠶豆仁去皮。上...
在貴州地區,都把土豆稱呼為洋芋,洋芋的學名叫馬鈴薯,俗稱土豆。中醫認為土豆性平,有和胃、調中、健脾、益氣的功效,適用于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、慢性胃疼、習慣性便秘、...
燙皮羊肉火鍋 燙皮羊肉火鍋:既鮮味可口,又有溫補、滋陰壯陽、清火明目、健美肌膚等藥用價值。...
香油龍鳳腿,為源于“燒肉方”、“獅子頭”,早在清代即為筵席佳肴,南北各地均有。唯有長汀龍鳳腿烹任方法不同,吃法也異。長汀筵席本來多用筷、碟、湯匙,而吃龍...
原料:精制面粉150克,雞蛋1個,紅酸湯250克, 木姜油、蔥花等適量。 制作方法:面粉加雞蛋、水和勻,揉至光滑成蛋面團,用濕布蓋上,餳10分鐘,然后搟成1厘米厚的片,用刀切條...
是貴陽的傳統名小吃之一,因為質量好,味道鮮名列貴陽市包子之冠,因此被稱為“一品大包”。包的特點是皮薄餡大,味道甜咸。心餡的品種多,不僅有豬肉,而且還有洗沙、白...
相傳清光緒年間,貴陽一盧姓小販,用糯米粉加碗耳糕,磨成漿汗甑蒸熟,其色潔白,松色如雪,遂用竹片劃成塊狀,點綴玫瑰、芝麻、桃仁米遂成風味小吃,人稱"盧糕粑",后...
陽郎雞 出產于息烽陽郎壩的一道火鍋菜式,以當地產土雞和辣椒、大蒜為主要原料。雞肉嫩而糯,那種香噴噴的辣辣的滋味悠長而綿軟。 極辣。雞是現殺,雞血可生吃,但需要事...
原料:面粉500克,豬油150克。 調料:鮮明蝦10個,豬油、鹽、胡椒粉、姜沫、蔥花等適量。 制作方法:將面粉200克、豬油100克拌勻,擦成干油酥。剩下的300克面粉,加豬油50克、溫水...
主料:大米配料:菜油、胭脂蘿卜、辣椒面、花椒面少許、蔥花、鹽、味精 方法:(1)取新大米洗凈泡透,磨成米漿 (2)胭脂蘿卜切成絲,加適量鹽和味精拌勻蘿卜入味后,撒上蔥...
用花溪肥嫩的母鵝,將鵝頭、鵝腳掌、鵝翅和鵝肝等內臟制成鹵味,把鵝身切成塊狀入鍋熬煮,加入香料及調料后繼續煨煮,離火后揀去調味包和香料包,加入鹽和味精。上桌時在火鍋...
北渡魚,巴渝地區江河縱橫,盛產各種食用魚。傳說巴渝奇人家世敏路經綦江北渡小鎮,偶遇一群惡霸欺壓一漁民,家世敏略施小計為其討回公道,該漁民特煮魚款待。此湯色紅潤,濃...
泡椒板筋是貴陽十大名菜之一,是用選用特色調味品泡椒來烹調豬板筋,豬板筋即里脊上的一層筋狀物,以前都以為是一層肥肉,殊不知單獨用它當作烹飪原料卻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...
清鎮豆鼓火鍋始創于20世紀70年代,現為清鎮的特色餐飲。用優質辣椒和優質豆豉作底料,加以其他佐料,以祖傳的配方熬制而成。豆豉香味醇厚濃郁,開胃可口,被廣大食客稱贊為風味...